
一、学院简介
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成立于2009年,自成立以来,学院紧密结合国家21世纪高等教育方针和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国际化”培养原则,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注重创新、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着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打通不同学科界限,强调学科交叉,以两环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合,三课堂(第一、第二、第三课堂)联动,多主体(校内、校外、国外等)协同为手段,确保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理念顺利实施。
学院现有4个教学系: 旅游管理系、工程管理系、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系和土地资源管理系;拥有旅游管理、城乡发展与建设管理两个博士点;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3个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旅游管理专业学位(MTA)和工程管理专业学位(MEM);设有旅游管理、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4个本科专业。其中旅游管理专业2010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程管理专业2020年入选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房地产开发管理专业2020年入选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2017年江西省首轮专业综合评价中,学院参评的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和房地产开发管理专业均排名全省第一。旅游管理入选江西省五星专业、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入选江西省四级专业。
学院主页:http://lyxy.jxufe.cn/
咨询电话:0791-83841879
咨询QQ群:760028506
咨询邮箱:808717819@qq.com
二、杰出校友
1.褚达立,2005年毕业于工程管理专业。上海建工一建集团第二工程公司副总经理,一级注册建造师,高级工程师职称,现阶段主要负责上海市场经营工作,苏州市场全面工作。先后获得 “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设功臣”、“上海市青年岗位能手”、“上海建工一建集团十佳优秀青年”等荣誉称号。
2. 吴丽红,2003年毕业于工程管理专业,获双学士学位。就职于福建亿兴集团,分别在工程公司、集团总部市场运营与服务中心、工程与物资管理部、经营发展部从事造价管理相关工作。曾获“泉州电业局刺桐电网杯工程造价竞赛个人第三名”,2010、2011、2015年荣获“亿兴集团优秀员工”称号。2020年被评为泉州市高层次人才。
3.彭兴韵,1994年毕业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债券论坛首席经济学家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货币政策分析”首席研究员。曾兼任第一创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
4.张显球,1995年毕业于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1998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后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
三、就业深造
1.工程管理专业:就业领域涉及建筑工程、工程施工管理、房地产、宾馆、贸易等行业部门的管理工作。涉及的就业领域对人才的大量需求比较普遍。从银行证券到酒店宾馆,从建筑企业到房地产开发公司都急需补充大量的工程营造管理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因此人才市场上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十分广泛,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或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咨询公司、国际工程公司、投资与金融等单位从事工程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或科研工作。
2.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读研近三年代表院校:美国格拉斯哥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澳洲国立大学、昆士兰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等。2019届考研升学中,有海外留学深造7人,占升学率41.2%。毕业生就业近三年代表单位:南昌万达城文化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广西南宁天畅舒怡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上海景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江西中慧城乡建设开发公司、江西省福欣生态工程与旅游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西御森园投资有限公司、江西泽誉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江西中鄱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南昌银行、广发银行、九江银行、江西中润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等。
3.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房地产经营与开发公司、房地产估价事务所、房地产咨询公司、房地产经纪公司、物业管理公司、金融投资企业、建筑施工企业等从事投资与经济分析、不动产投融资、资产管理、房地产估价、房地产营销、房地产经营与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就业岗位包括:投资经理、融资主管、并购经理、策划总监、项目经理、营销总监、招商经理等。根据贝壳研究院、猎聘网、前程无忧等第三方招聘网站的统计数据,房地产行业正在成为服务业新“就业蓄水池”,人才需求复合增长率达15%,高于互联网与软件服务业。同时,在行业不断细分的趋势下,按揭贷款证券化、土地银行、住宅银行、社区银行、房地产投资基金和房地产信托基金等房地产金融产品不断破冰,将成为行业就业的新方向。
4.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专业就业前景良好,已经培养毕业的学生就业率超95%。主要就业领域涉及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不动产开发与管理、金融、税务等行业;就业单位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规划咨询公司、不动产上市公司、金融机构等;代表性单位例如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局、地理信息中心、土地收储中心、不动产登记中心、国家税务局、当代置业、深圳佳兆业、广州绿地、链家房地产、时空云科技有限公司、浙大城规院、中信证券、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
四、专业介绍
(一)旅游管理(数字文旅)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文化与旅游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现代旅游管理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能力,具有开阔国际视野、卓越管理能力、良好服务意识、较强创新精神,能够在政府部门、文旅企事业单位、旅游规划与策划公司、旅游投融资平台、金融机构等,胜任旅游行业经营管理、规划策划、数据分析工作的应用型高端专业人才。
优势特色:
(1)强化财经学科融合培养。充分依托我校财经管理类优势学科,聚焦数字文旅方向,形成学科基础雄厚、多学科融合的培养模式。
(2)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设计旅游移动课堂、旅游精英进课堂、旅游集中实训,为旅游职业经理人培养奠定了扎实基础。
(3)聚焦创意创新人才培养。以科研课题、创业联盟为平台,以本科生导师制为实施路径,打造师生科研共同体和学生创业网络,提升学生创意、创新和创业水平。
主要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接待业、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经济学、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法规、旅游大数据分析、旅游数据库、VR文旅产品设计、旅游资源学、旅游投融资管理、旅游市场营销学等。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就业去向:近四年30%升学读研,代表高校有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美国伊利诺依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就业率超95%,就业领域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上市公司、金融机构等。代表性单位有腾讯公司、深圳融创集团、上海景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江西文演数字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中国银行、华泰证券等。
(二)工程管理(投资与造价)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信息和法律等基本知识,熟悉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国际化视野、理论分析和实践创新能力。能够胜任各级政府财政投资评审、工程审计、工程咨询或其他工程建设领域的投资管控或项目管理工作,成为所在单位的投资管控或项目管理骨干干。
主要课程: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工程合同与招投标(双语)、工程造价管理、建筑制图与识图、工程力学、工程施工、工程估价、BIM技术应用基础、工程项目审计、工程财务管理、建设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工程项目融资、建设项目评估、工程造价软件应用等。
专业特色:
(1)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强化“建筑工程+财经管理”学科交叉培养,设置财经管理类交叉融合课程,引导主、辅修专业融合,促进工程技术知识与财务法律知识融会贯通,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2)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增强实践创新能力。构建“课程实验与设计—BIM虚拟仿真—校内工作坊—校外岗位实习”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搭建“学科竞赛+创新大赛+大创项目+科研课题+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一二三课堂联动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实践能力突出的创新型人才。
(3)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开放式、多方协同育人机制。面向注册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等专业化人才的广大需求,加强与一流高校、政府部门和优质企业合作,形成校企政等多方协同育人机制,培养适应社会专业化人才需求的未来工程师。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就业去向: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工程合同与招投标(双语)、工程造价管理、建筑制图与识图、工程力学、工程施工、工程估价、BIM技术应用基础、工程项目审计、工程财务管理、建设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工程项目融资、建设项目评估、工程造价软件应用等。
(三)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投资与评估)
培养目标:本专业围绕房地产行业升级需求,培养通晓投资决策、融资策划、不动产评估、项目管理和资产运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获得房地产估计师、造价工程师、房地产策划师、房地产分析师、金融分析师的基本训练。能够胜任在国内外不动产领域从事投资决策、不动产评估、营销策划和城市资产管理与运营工作,成为所在单位的管理骨干。
主要课程:房地产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房地产产品设计与研发管理、房地产开发成本管理、城市规划、房屋建筑学、建筑制图与识图、BIM技术应用基础、工程估价、房地产评估、投资项目评估、房地产金融、房地产项目投资与融资、房地产法规、房地产资产证券化、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等。
专业特色:
(1)坚持经管交叉的“复合人才”培养。强化“项目管理+投资评估”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设置投资评估、资本运作、城市管理等交叉融合课程,重在实现以房地产为依托,实现工程技术、财务金融、项目管理和投资评估融会贯通的复合式人才培养。
(2)多层次培养体系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创新科教融合方式,通过本科生导师制、科研课题、创新训练等手段,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拓宽和丰富学科竞赛、产教融合、校企联合的内涵和层次,通过多课堂联动和特色方向设置,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房地产+N”的多元化专业人才需求。
(3)坚持双证融通持续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面向房地产估计师、造价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房地产策划师、房地产分析师等执业资格考试,针对性开设专业课程;利用优秀校友点多面广优势,形成校企政多方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就业去向:
近四年毕业生35%升学读研,多人升学到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重庆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香港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境内外知名大学深造。
就业率超96%,就业去向有行政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动产咨询机构、工程施工企业等。典型就业有四大国有银行;万科、碧桂园等大型房企;戴德梁行(DTZ)、世联地产等知名房地产咨询机构;中国建筑、中铁集团、上海建工等大型施工企业等。
(四)土地资源管理(评估与规划)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系统掌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熟悉我国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基本科研能力;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素养,具备较好的沟通、协调和组织团队解决复杂事务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化意识。
主要课程: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土地法学、土地评价学、不动产估价理论与方法、工程估价、城市规划(双语)、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土地测量学、土地信息系统(双语)、遥感基础与应用、地籍与不动产登记管理、地产与财富、不动产金融与财税学、项目与不动产投融资。
专业特色:
(1)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实施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土地资源价值评估和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土地资源+财经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
(2)创新引领助力学生进阶成长。通过导师制、课题研究,创新训练、学科竞赛激发学生创新潜力,助力升学和出国,多们同学升学国内外顶级名校深造;
(3)协同育人增强人才竞争力。拓展与国内外一流高校、政府部门、评估规划开发等领域的头部企事业单位合作,形成校政企等多方协同育人机制,确保学生就业竞争优势。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就业去向:
平均升学率40%。升学国内名校: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厦门大学等;升学国/境外名校:美国纽约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
就业率超95%。就业去向有国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房地产企业、规划院等。代表性单位如四大国有银行、中信集团、碧桂园、深圳佳兆业、当代置业、江西省自然资源厅、江西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研究院、江西省地产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税务总局上饶税务局、浙大城规院等。
栏目导航
学院简介
杰出校友
就业深造
国际交流
专业介绍
普通本科招生网:招就处招生办
电话:0791-88678121;0791-88678170;0791-83822820;
0791-83822852;0791-83822827;0791-83822913;
0791-83816635


版权所有 ? 2018 江西财经大学招生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