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服务虚拟现实(VR)产业链为面向,以培养“懂职场、熟行业、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人才为目标,通过政校企协同育人及产学研合作,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行合一,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备数字媒体艺术制作、动态影像设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新媒体艺术与交互媒体开发流程,提前掌握企业项目制作与开发技巧,具备虚拟现实工程实战能力,毕业后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满足研究院所、数字媒体艺术产业需求,胜任以数字化为核心的交互、游戏、影视、AR、VR等领域的设计创作和开发工作,适应和引领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培养目标1:应用分析与设计、策划与制作,测试与管理等数字媒体专业能力,承担数字媒体项目及其相关领域多学科背景下复杂的内容设计、开发、制作及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2:针对数字媒体项目及相关领域的复杂实际问题,运用设计、程序开发、认知心理学和艺术学等知识、经分析、判断和信息综合处理等过程,提出并践行项目解决方案。
培养目标3:开展数字影像内容和虚拟现实及其相关领域的制作和服务工作,主动提高并展示多学科背景下的沟通以及跨文化条件下的交流能力。
培养目标4:履行并承担数字媒体内容制作及其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应尽的社会义务及责任,主动提高并展示自身社会服务职责、社会公德、人文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
培养目标5:主动锤炼团队意识和终生学习能力,主动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追求更高的专业岗位,适应不同项目背景赋予的工作任务,能在VR产业制作生产管理岗位上做出贡献,获得自身的持续发展。
专业特色与竞争优势:
主要特色:
(1) 坚持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依托学校财经、管理学科的优势,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在满足数字媒体艺术课程要求基础上,加强财经、管理、信息等交叉融合课程设置,重在实现与财经、管理、信息等知识的融会贯通,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2) 构建“两融、三驱、四化、五联”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l 两融:融合信息智能技术、经济管理理论,培养适应时代和体现学校特色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信息技术手段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实现了线上线下、实体课堂、虚拟课堂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环境;以项目驱动实施学生工作室制,训练学生经营管理能力。
l 三驱:将“学术研究、实际项目和学科竞赛”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意识和设计实践能力的三大驱动力,以研促学、以学促赛、以赛促创,把握前沿,抓实能力,突出创新。
l 四化: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采用“教学内容项目化、项目设计作业化、作业目标成果化、成果考核民主化”的“四化”教学法,推动“课-赛”结合、“学-创”统一。
l 五联:“五环联动”,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加强校政、校企、校所、校校及校内合作,发挥各自资源优势,促进培养方案优化、强化双师培养、搞活课堂教学,抓实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有效协同育人,加强供求对接。
(3) 紧密对接了新兴产业和省市区域战略产业。VR产业是近年来高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且与江西省和南昌市的战略产业发展规划高度吻合,为推进省内外VR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南昌市造成为世界VR之都提供充足人才支撑。
(4) 获得了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受到省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省科技厅、工信厅、教育厅的大力支持,学校为江西省虚产联盟理事长单位;与南昌市政府合力打造“一城一产一学院”,获批工信部虚拟现实领域唯一的就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单位;与南昌市多个开发区签订政校合作协议。与华为、腾讯、网易、三大运营商等数十家企业在建立实习实训基地、项目开发、科研攻关等方面建立了广泛合作。
(5) 构建了高效的运营管理机制。建立由“政府引导、理事会决策、专家委员会指导、企业参与、学院独立运行”的现代产业学院运机制。依托江西省虚产联盟、中国虚拟现实技术产业创新平台和江西省虚拟现实教育联盟,与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广泛合作,形成了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
(6) 创新了办学与培养模式:采取1个学院、N家企业、N个科技创新园的“1 + N + N”办学模式,在学校和科技创新园之间开展“一院两地”办学。采取“M+N”培养模式,前M年在校内,后N年前往科技创新园或企业进行真实项目实践。
主要优势:
(1) 专业优势明显。本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西唯一;入选江西省“十四五”一流优势专业(全省仅20个)和五星专业。
(2) 学科专业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开设跨专业项目设计I/II,以完成真实商业项目为目标,组建跨专业项目团队;选拔不同专业学生组建行业定制班、产业实践班、企业强化班等产教融合班,学习跨学科知识,强化跨学科的实践能力培养。
(3) 具有雄厚师资保障: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博、硕导师15人;文化部、省“双千计划”等省部级人才8人次。聘请企业教师30余人,全部具有工程师及以上职称并拥有大型应用项目研发或管理经验。
(4) 具有高水平科研团队:近四年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65项,发表论文100余篇,横、纵向经费1117万元;获批江西省虚拟现实产业创新创业优秀人才团队,获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南昌市五一劳动奖章、南昌市巾帼女标兵各1人;获国家级专业竞赛奖励7项、省部级奖励36项。
(5) 学生培养成效显著。近四年学生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48项;获得国内外高水平奖596项,含ICVA国际视觉艺术金奖、全国三维数字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一等奖、广州大学生电影节一等奖等。学生团队完成杭州亚运会AR、湖南卫视《乘风破浪的姐姐》成团之夜AR、腾讯集团《王者荣耀》周年庆CG等33项高水平项目。
(6) 产生显著经济效益:孵化出中直新经济等3家企业和数字媒体艺术等3个工作室;设计并制作了百余项VR产品,累计产生经济效益超过70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累计产生经济效益5000余万元。
主要专业课程:
数字媒体概论、综合造型基础、综合表现基础、虚拟现实导论、数字媒体基础、三维影像制作基础、三维模型制作、三维动画设计I/II、C++程序设计、三维模型制作综合实践、版式创意与设计、MG动画设计、VR产品策划、信息可视化设计。
VR入门项目实践、VR引擎程序设计基础、引擎项目综合实践、VR引擎游戏设计、企业项目实战、跨专业项目设计、行业项目实战、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二维动画设计、次世代角色制作、沉浸式音频开发、三维特效制作、影视制作、全景视频处理技术。
设计谈判、设计营销、UI设计、数字内容设计、数字色彩及原理、导演基础、脚本设计与项目管理、动画技术解析、动画场景设计、艺术设计概论、游历动画设计、VR产品赏析、电影与动画鉴赏、动画角色设计、创新创业实践(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