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智能商务)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秉承“信敏廉毅”校训精神,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掌握经济、管理、法律、信息技术等基本知识,具备基本数字素养和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理念与战略思维,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国际视野和国家情怀、社会责任感,能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内外企业等组织从事战略规划、管理决策和运营管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预期达到以下要求:

1.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科学、人文、数字素养。(基本素质与素养)

2.具有扎实的管理理论基础、广博的知识面和国际化视野,掌握现代化管理方法和分析工具。(管理知识与技能)

3.能够综合应用管理理论和数字化分析工具分析、解决各类组织中的管理实际问题。(管理实践能力)

4.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方式解决复杂管理问题,开创组织和个人事业新局面。(创新与创业精神)

5.能够持续跟踪本领域全球发展动态,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突破。(持续学习)


专业特色与竞争优势:

(一)工商管理(智能商务)专业特色:

在多年探索和总结基础上,本专业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体系、培养机制和教学模块:

1.“知行融通、中西融贯、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知行融通是指融通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实施产教协同育人;中西融贯是指把现代西方管理理念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相结合,着力培养融贯中西管理智慧的管理人才;学科融合是指紧跟时代和企业实践前沿,持续打造工商管理学科与信息技术、设计思维、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学科交叉融合课程。

2.构建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围绕专业定位形成了以课程为支撑、各类竞赛与实践为两翼、本硕博联动的多层次、多环节、多平台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

3.形成了案例教研互促培养机制:以案例为支点撬动理论和实践教学,通过案例教学促进师生深入企业进行案例开发和研究,并运用成果提升案例教学水平。

4.融入了东方管理思想教学模块:依托学院中国管理思想研究院,开设了东方管理系列课程,着力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家国情怀、理解中国情境的管理人才。

(二)工商管理(智能商务)专业竞争优势:

1.办学历史悠久,专业底蕴丰厚。本专业起源于1978年工业经济专业,1992年正式设立工商管理专业,是国内较早一批设立的工商管理专业。1996年、2007年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被确立为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2016年成为江西省工商管理学科联盟负责人单位,2017年获江西省高校专业综合评价第一名,2019年被确立为国家首批一流专业建设点。

2.师资力量雄厚,各类名师云集。工商管理专业在教学系上归口于企业管理系,企业管理系现有专任教师28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2名,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18名,拥有一批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省级人选、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井冈学者特聘教授、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在内的高层次人才和深受同学们喜爱的省级教学名师、校教学十佳和金牌主讲教师。

3.学科优势明显,教研成果丰硕。在2016年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工商管理一级学科获B+等级,依托优势学科,本专业立项了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在线精品资源共享课各1项,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7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出版教材获省部级奖项6项,立项省级教改项目和教育科学项目十余项。


主要专业课程:

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统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创业学概论、物流学、运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公司治理、标准化管理、管理心理学、商务智能战略与技术、大数据决策分析、信息技术与项目管理、SAP-ERP实验、数智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商科大数据通识课、数智商业综合实训、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数字创新管理、信息分析与预测、数字化转型与数字治理、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概论、王阳明管理思想、设计思维创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