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目标: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经济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及绿色高质量发展目标的理论与建设人才。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与道德素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信敏廉毅”素质,掌握坚实的主流经济学理论,领会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基础理论等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从事教学科研的能力,能够在综合决策部门、经济管理部门、资源环境管理部门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科研机构、企业和法人实体从事环境资源、绿色低碳、能源基础等领域科研、管理、咨询工作,或者继续攻读相关硕士或博士学位的高素质人才。
专业特色与竞争优势:
本专业培养特色是培养综合性和应用性的人才。该专业涉及经济、社会、自然、环境、技术等各个方面,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和交叉性特点。本专业充分发挥传统财经类院校经济学理论功底扎实的特点,在教学中实行通专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增加资源科学和环境科学方面相关课程不断拓宽专业口径,力争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资源环境治理综合性人才。与其他经济学专业相比,本专业具有应用性强特点,以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素质过硬、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围绕环境污染治理和资源开发利用,依托各类实习基地,培养环境污染治理及自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融合经济学、环境科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课程设置涵盖资源管理、环境政策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结合丰富的实习机会和案例教学,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水平师资队伍和先进的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和科研支持。专业契合国家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多个领域发展。此外,国际化视野和强大的校友网络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主要专业课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金融学、财政学、产业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碳足迹核查、能源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绿色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人类资源环境问题、环境经济与政策等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