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秉承“信敏廉毅”校训精神,适应我国经济学学科发展、经济改革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美丽中国”战略的需要,能够扎实掌握经济学学科理论,全面加强与数学相关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数理基础。牢固掌握现代经济学和数学分析方法和工具,熟悉中国经济运行与改革实践和国际经济运行机制与相关规则,具有国际视野和较强的创新意识,为学生进入国内外一流经济学专业深造奠定坚实的数理基础,能在相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机关事业单位及各类企业从事经济分析与预测、经济规划与管理、经济政策解读与研究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经济管理类研究型人才。
专业特色与竞争优势:
1. 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数理功底。对于数学和统计类基础课程的教学,在教材选用、课堂讲授、习题课、期末考核等各个教学环节均要求保持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进行数学思维与方法的严格训练,为学生继续求学深造、将来从事学科前沿研究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2. 注重将经济学一般原理与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实践相结合。本专业学生在培养过程中除要求掌握经济学一般理论和方法,强化使命担当,鼓励学生立足红土地、扎根中国大地,问题导向,开展自主学习和学术探索。
3. 注重培养学生经济学专业英语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本专业开设的双语课程较多,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能够阅读经济学类英文文献,并使用英语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4. 实行行政班和讨论班管理制度。实行导师制,根据学生各门课程的学习情况和学生的个人特征为学生提出合理的学术生涯规划。学院安排不同研究方向的学术导师在周末或假期开设讨论班,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参加,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主要专业课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数理经济学(双语)、动态优化理论、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等。